北京纬铂创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010-50960020
智慧创造价值
      知识成就未来

关于高价值专利战略如何打造的思考

蕾安团队 北理工专利中心 3月13日

微信截图_20200313134341.png

我们常说,一个技术公司必须有自己的专利战略。但真相是,只有少数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是由商业驱动并能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反而,大多数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沉溺于猜测并沦为惰性的牺牲品。

追求知识产权但没有战略的后果是可以想象的——专利成为昂贵的墙纸。一个随意构建的知识产权组合将最终偏离商业成功的基本,且它覆盖仅是过去的技术而不是未来的技术,而且并不能给竞争对手造成痛苦。令人生畏的专利数量或成本在战略上可能只是无用的装饰。
——这种状态是怎么造成的呢?
——其实很常见。即,将获取知识产权视为科学事业而不是商业功能。
高级管理人员有可能忍不住把全部知识产权责任让给首席技术官;或者更糟,让给那些根据自己的预算和自由裁量进行运作的各自为政的工程师。此方法表面上看起来是明智的,因为那些了解专利和科技的人,以及管理人员已经应接不暇了。但是科学家常常探求有趣的而不是重要的东西,然而,最新的技术创造点可能只是造成欣赏性的感叹,但没有带来可通过知识产权实现的商业利益。例如,如果其他次级独创性的但商业可用的解决方法仍存在,那么覆盖最具独创性解决方法的知识产权将是没有价值的。竞争对手将只需采用一种替代方法即可侧身回避该知识产权造成的障碍。
那些把知识产权视为技术人员要操心的东西的管理人员,实际上是把知识产权视为商品或做生意必须花费的成本,这只能导致比预想更严厉的竞争、缺少商业相关性的专利,以及对被许可人和商业伙伴越来越没有吸引力。那些尽管认识到毫无目的的知识产权项目的危害,但仍没有直接介入的管理人员,常常将问题抛给带着五颜六色PPT和预装战略模版的咨询师。管理人员希望避免参与,但没有他们的参与,这些“战略”只是徒有其表。然而,IP战略的重要性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也值得我们评论一些比较流行的风格以及它们适合什么。
“核心技术”战略提倡识别公司的最强项,并且提倡以加倍的努力在这些领域获取基础性的专利。换句话说,如果你制造计算机芯片,那么就要在芯片领域获取所有你能获取的专利。“目标”战略以一系列圆圈包围该核心,并且依次对应优先级逐渐降低的区域。在评估了公司的产品线和目前研究方向之后,知识产权利用的候选区域被分配给某一优先级圆圈。靶心中,核心以外的第一个圆圈可能包括基础新科技的实施,或是在性能、易用、成本以及一些其他指标上优化以促进基础性科技利用的特征。另一个圆圈可能代表潜在的应用,再一个则代表递增的改进,以此类推。
“尖桩篱栅”方法对不同人意味着不同事情:对于谨慎的陆军元帅,它意味着围绕一个主要产品申请专利家族,而不是从单一专利中要求过多;对于恃强凌弱的人,这意味着向敌人挑战,在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周围申请专利。并且,作为一种战略撤退,它可能意味着在一个疲弱的核心科技周围设立障碍。举例说明,如果你不能在芯片上申请专利,那么可以在接口以及促进与之交互的通信总线上申请专利。在此典型方法中,尖桩篱栅看起来像是围绕靶心的一个目标环。
这些战略上的陈词滥调具有如同彩色画图本轮廓一样的令人安心的感染力。不幸的是,就像那轮廓一样,这些陈词滥调以过分简单化的方式描绘明显的图像,并且约束了在其所刻划的边界之外进行思考的能力。如果你不能保护你的关键技术,为了抵挡竞争对手,你将竭尽所能去保护你所能保护的。当然,你应该在各个项目之间排出优先级别。所有这些方法都有有效性,并且都有它们的位置。如果你是在分割世界使之看起来像是一幅图片,而不是审查该图片是否有效地描绘了这个世界,那么你就是在找麻烦。例如,决定什么是中心的,以及什么是周围的,可能就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核心”技术通常指的是现在或将来对商业计划的履行而言,至关重要的任何事,其最终体现在现有产品中的创新或计划蓝图上的创新。
但最终,关键内容与附件内容的区分仅是猜测的结果。很多明星专利是在模糊中产生的,而且在提交申请时看起来仅仅像是不重要的“界外球”。所谓明星专利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谁在进行排名以及它们的宠爱优先级,比如是商业还是技术优势、是短期还是长期价值,以及是从竞争对手角度去看还是从内部重点去看。并且,如果没有进行不断的审阅,任何战略都可能无法通过新颖性的测试,方法越简单化,隐喻越有诱惑性,该战略越容易变为一种机械性操作。
强大且平衡的知识产权组合战略的构建方法归纳起来就是:IP保护必须全部地、且一直地与公司的商业目的保持一致。
微信截图_20200313004406.png
图 将商业机会与IP机会结合对比
上述构建方法在从图上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命题,但在实施中却不容易。这意味着,知识产权带来的机会总是存在于可追求的商业目的之外,并且不是所有商业机会都将对应知识产权机会。只有充分理解知识产权所能带来的战略好处、以及商业运作和市场目的的详细蓝图之后,才能识别出孕育知识产权的肥沃土壤。


关于本文

本文摘编自《写给管理者与投资者的知识产权——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的评估、保护与利用指南》。本书作者为Morgan Lewis & Bockius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斯蒂文 J·弗兰克,由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主任、北京理工纬铂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仇蕾安翻译。

要想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在对知识产权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而将知识产权转化为武器、盾牌和可货币化的资产。本书注重结果导向和国际聚焦,对于在商业与创新交汇领域中担任决策职能的企业人而言,是必备的知识产权战略实务。


智慧创造价值    知识成就未来
北京纬铂创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010-50960020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万丰路318号院
              万丰科技创新中心3号楼2层
官方微信号